(一)贵州迫切需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支撑“多彩贵州”旅游强省体系
“十三五”以来,贵州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奠基性突破,成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步入了全国旅游发展第一方阵,文化与旅游业全面有序融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地位日益凸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推“三大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贵州从“文化与旅游大省”迈向“文化与旅游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兄弟省份比较,贵州多极旅游资源特色化、品牌化、资本化效果不佳,资源与资源间联合互动不足,对“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整体定位支撑力度不大,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仍不充分。
(二)贵州“特意性”旅游资源富集、发展优势突出,但旅游业发展面临瓶颈,迫切需要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为创新旅游发展模式的切入点
贵州有“中国南方喀斯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云台山、遵义市赤水丹霞、海龙屯遗址、铜仁市梵净山等世界级旅游资源禀赋,但也面临现实瓶颈和短板:一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有明显淡旺季,旅游发展不均衡,迫切需要实现从过境地迈向目的地、从少数景区火到全域热、从短期旺到四季热、从国内开花到国际鹊起的转变。二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约束强,旅游龙头企业、旅游人才、旅游新要素未能有效集聚,优势资源仍未充分转化为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三是贵州现有旅游产品同构性强,区域内传统村落、自然山水等人文自然资源相似,可替代性强,缺乏标识凸显的世界级旅游品牌。传统观光线路和产品占地区旅游市场主要份额,对“特意性”游客及“回头客”的吸引力不足。四是贵州全域山地、行多游少,旅游时间和经济成本都较高,需持续破解交通瓶颈,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
(三)未来五年既是贵州旅游“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压力期”,更是逆势而上创新跨越的“窗口期”,迫切需要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引领贵州旅游发展聚能裂变
当前,贵州文旅产业振兴发展拥有五个契机:一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出入境文旅需求成为打破国家间壁垒重要力量,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贵州文旅发展注入动力;二是文旅市场需求变化,贵州文旅新价值和独特魅力进一步展现,有机会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三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交通强国建设,有助于强化区位交通优势;四是大数据发力,为贵州文旅后发赶超提供新动能、新优势;五是文旅跨界融合加快,促进综合优势叠加、聚能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