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智库联盟    酒店经理人培训    证书查询  
 
专家简介
管婧婧 | 地方性知识、主客互动与居民幸福感——对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实证研究
来源:赵焕焱 | 作者:管靖靖 | 发布时间 :2023-08-09 | 54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双重互动的视角,探究了居民与遗产地之间的互动 (地方性知识)、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主客互动)对遗产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性知识对居民的工作幸福感、生活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客互动在地方性知识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之间起中介作用。换言之,旅游业的发展及游客的到来激发地方性知识转化的通道,无论是将所拥有的地方性知识商品化为旅游产品或仅是展示和传播地方性知识,都有助于居民不同类型幸福感的形成。

首先,地方文化是居民参与旅游的重要工具(陈斌等,2015)。对地方性知识掌握越多的居民,越能利用地方性知识参与到遗产地旅游业的发展中。这种参与可以是在经营中融入地方性知识,提高产品特色;也可以是保护、传承和传播地方性知识,进而提升工作体验,提高经济收入,获得工作幸福感。此外,掌握越多知识的居民在某种程度上越容易感受到旅游业发展的正面影响(Andereck et al., 2005),产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其次,对地方性知识掌握越多的居民越倾向于向外来游客分享当地的独特文化,在双方的相互交流中实现知识传递,进而达成相互理解和支持(李燕琴等,2021),同时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当地居民在发挥自我价值时,还可与外来游客成为朋友,感受心理与人际上的幸福感。这验证了Ryff等(1995)的观点, 即自我实现与感受人际美好是幸福感的重要构成。最后,旅游活动本身便具有交互性,居民身上所烙印的地方性知识,无论是无意识地展示还是有意识的传播,都会对游客产生影响,该影响通过游客对居民的凝视又反馈到居民身上,因此主客互动在地方性知识促进居民幸福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首先,以往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多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加以考虑,忽略地方性知识的载体是地方居民,掌握地方性知识对居民的意义。本研究将居民幸福感与地方性知识视角相结合,从居民-遗产地互动(地方性知识)和居民-游客互动(主客互动)的双重互动视角揭示遗产地居民幸福感形成的内在机理,强调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说明知识越丰富的旅游地居民越容易获得幸福感,拓展居民幸福感的研究视角。同时也验证借助主客互动能提升地方性知识向幸福感的转化,表明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有旅游业的介入。如果过度强调遗产保护而不重视遗产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地方性文化的传承。游客的到来和旅游业的介入激活了遗产地,对于当地文化传承和居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本研究将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分为生活、工作、心理与人际4个方面,不仅响应了旅游地居民生活幸福感研究(Wang et al., 2021)所提倡的个体发展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且兼顾了持续幸福感所提倡的人际关系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以往也有研究在幸福感测量中强调人际关系(塞利格曼,2012;辜红等,2013),但多数指向熟人关系。考虑到在旅游情境中游客与居民的互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人交往, 在幸福感中引入这一层次的人际幸福感显得更为合理,毕竟已有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与游客的社会交往和正向体验有利于目的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长寿(Godovykh et al., 2020)。

就遗产地管理实践而言:第一,当地居民作为遗产地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其参与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幸福,因此遗产地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当地居民的幸福感,这有利于提高其参与旅游的积极性。第二,培养当地居民的文化主体性意识,深入挖掘地方性知识,加强对居民的地方性知识教育,如本地区的历史故事、特色美食、传统民俗等,增进居民获取幸福的知识和能力。第三,发挥当地居民作为地方性知识传播者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深入交流,通过向游客传递地方的优秀文化,提升主客互动质量。

本研究尚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如案例所选的自然遗产地,虽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但可能与文化遗产地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研究和对比文化遗产地居民在地方性知识、主客互动和幸福感形成上所具有的异同。另外,对大多数旅游目的地而言,地方性知识是构成其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之一(Ca‐ terina et al., 2019),只是遗产地的地方性知识更为突出,居民所具备的地方性知识更为独特,更容易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引起交流愿望。因此可以进一步检验在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地方性知识是否能激发主客互动的愿望,进而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影响。再者,本研究主要测度主客互动的质量,未来可将主客互动进一步分类和细化,考虑主客互动的频次、互动的深度、互动的正规性以及互动的场所等(Carneiro et al., 2015),探讨地方性知识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主客互动,从而更加深入地解析主客互动、地方性知识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理。此外,本研究只选取一个遗产地村落作为调研对象, 虽然降低了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使研究对象更聚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在未来可以选择不同文化、政治、社会背景的遗产地村落进行研究和比较。


管靖靖

管婧婧,女,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香港理工大学PhD,浙江大学博士后,中国旅游协会”杰出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浙江省文旅厅青年旅游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管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心理所有权视角下的居民多层次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行为研究“等2项,前3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村民参与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村民参与研究”等主持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重点软科学计划等省部级课题6项。已在《Journal of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hospitality Management》,《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旅游学刊》,《中国畜牧杂志》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中国土地科学》、《科研管理》、发表中英文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论文被SSCI,《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或转载。2019年和2022年分获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