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智库联盟    酒店经理人培训    证书查询  
 
专家简介
吴琳:生意还是生活?——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感知研究
来源:赵焕焱 | 作者:吴琳 | 发布时间 :2023-08-16 | 2691 次浏览: | 分享到:


3.3 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感知分析

对乡村民宿创客创业绩效感知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题项数据经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样本充分性KMO系数为0.943,样本分布的Bartlett球形卡方检验值为2731.649,显著度为0.000,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公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方差最大化旋转, 以特征根大于1来判断公因子数,删除负载小于0.4、在两个公因子上负载均大于0.4和落在不合理公因子下的测量变量,得到14个题项组成的3个公因子构面(表3),可解释总方差贡献率为64.622%。3个公因子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932、0.913和0.876,表明各公因子与题项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图片


第一个因子含5个题项,其题项关键词有销售收入 、年利润率 、市场份额 、员工人数及市场竞争力,均是民宿创客对创业业绩经济指标的评价与考核,因此将此因子命名为“业绩感知”。

第二个因子含7个题项,其题项关键词有推陈出新、未来投资、应对市场变化等,均表现出民宿创客对创业未来发展状况的判断与展望,尤其是“我愿意继续发展我的民宿并持续进行运营投资”题项,说明民宿创客愿意通过持续投资来促进民宿成长,因此将此因子命名为“成长感知”。

第三个因子含2个题项,题项“我对我的经营业绩感到满意”与“我觉得我的民宿创业是成功的”表明此为民宿创客对创业满意度的评价,因此将此因子命名为“满意感知”。

创业绩效感知的测量结果中,得分最高的是成长感知(3.94),其次是业绩感知(3.86分),第三是满意感知(3.70)。结果表明,民宿创客在创业过程中对于民宿的成长感知最为强烈,同时对民宿发展的各经济指标也给予了较为充分的关注。


3.4 基于创业动机分类的创业绩效感知差异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创业动机的乡村民宿创客对创业绩效感知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差异化创业动机对于创业绩效感知是否存在差异,并使用Turkey法多重比较进行事后检验和组间差异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类乡村民宿创客对绩效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表4)。其中,乡村民宿创客类型对创业绩效感知中的成长感知差异最为显著(F=25.475,p<0.001),其次为业绩感知(F=20.282,p<0.001),满意感知排在第三位(F=15.836,p<0.001)。从表4中的各项平均得分来看,理想主义型民宿创客对绩效感知最为强烈,在业绩感知、成长感知和满意感知中得分均最高;生活方式型民宿创客对绩效感知相对较弱,其中,业绩感知和成长感知均是三类创客中的最低得分;利润导向型民宿创客的对业绩感知与成长感知的得分要高于满意感知。

Tukey法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表5),相较于其他组,理想主义型民宿创客在民宿创业过程中,对创业绩效的3个因素均给予最大关注(p<0.001)。生活方式型民宿创客对于民宿创业过程中的业绩感知与成长感知要显著低于另两类创客(p<0.001),但满意感知高于利润导向型民宿创客(p<0.05)。相较于其他组,利润导向型民宿创客对民宿创业过程中的满意感知关注略低,其对业绩感知与成长感知介于另两类创客之间。


图片

图片



4 结论与建议

4.1.1 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与类型

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包括“生意和生活兼顾”“追求生活”“追求生意”3个创业动机因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识别出乡村民宿创客的3个类型:( 1 )追求生活——生活方式型:追求生活动机明显高于追求生意;( 2 )生意和生活兼顾——理想主义型:表现出多目标性,生活和生意指标均对他们非常重要;( 3 )追求生意——利润导向型:更看重生意而非生活。研究结果证实了Carlsen等的观点:“旅游生活方式公司以旅游为生,以支持他们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旅游公司在他们想要的目的地生活,并偶然落入旅游”。值得注意的是,对比理想主义型民宿创客和生活方式型民宿创客,单纯追求生意的利润导向型民宿创客仅占被调研者的11.9%,充分验证了乡村民宿创客很多是“业余爱好者”的判断。

研究结果证实,“追求生活”是我国乡村民宿创客中最主要的创业动机,希望提高生活品质、追寻内心的满足感是他们重要的创业动力源,除了商业逐利等传统因素外,创业动机还来源于创业者自身的精神享受。生活方式型创客作为乡村民宿创客中的主流,他们为非经济目标开展业务,因此接受次优利润。与以往“生活方式旅游企业家们认为自己做生意是可能的,尽管他们通常没有任何商业经验……主要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钱”的研究结论不同,我国乡村民宿创客中的生活方式型创客具备较好的商业运营和管理经验,他们通过个人积蓄获取投资资金,而且大多是在深思熟虑后选择的创业地点,这也与学者指出的基于中国目前的创业文化,许多年轻人在没有仔细规划的情况下,很快就做出了成为旅游企业家的决定有所差异。

4.1.2 基于创业动机差异的创业绩效感知分析

创业动机对创意绩效感知的影响方面,3种类型的乡村民宿创客对“业绩感知”“满意感知”以及“成长感知”上的评估存在较为明显差异,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是对学者提出的“生活方式动机对企业主观绩效的积极影响缺乏细分”的回应,也验证了朱红根和康兰媛提出的创业动机具有使创业者朝目标努力,让个体不迷失目标方向并维持创业激情和信心的作用。本研究认为:第一,理想主义型民宿创客注重生意和生活的兼顾,因此对“成长感知”最为强烈,他们希望企业的经营收入、市场份额等能够不断扩大,并且希望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销售渠道使民宿拥有较好的成长性和规模扩张。同时,此类人群“满意感知”项得分在三类创业者中最高,表明这类民宿创客容易从创业过程中获取高满足感,他们追求的是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对此类创客而言,工作与生活的良好互动能够更好唤起其内心满足感,促进其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与生活中。第二,生活方式型民宿创客的关注重点并不是民宿收入和规模的增长,这一点与利润导向型民宿创客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方式型创客在“业绩感知”上得分最低,但是在“满意感知”上却高于利润导向型创客,这说明即使他们的民宿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收益,但他们依旧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创业是为了追求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而非金钱类的经济性目的,这验证了生活方式动机对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和主观绩效的积极影响。对此类创客而言,具有良好社区互动关系、优越生态环境以及能够实现共情认知的区域能够激发他们的归属感,会成为他们优选的创业地。第三,利润导向型民宿创客坚持认为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取得经营规模的扩张是创业成功的价值体现,因此利润导向型的创客即使在“业绩感知”上得分较高,但却依旧对民宿运营现状不满,这一群体表现出了强烈的财富欲望以及现阶段其对民宿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失望,因而在“满意感知”得分最低,这也反映出他们根本追求的还是一种生意,可持续财富才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对此类创客而言,能为其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良好创业环境和基础保障的区域会赢得他们的青睐,而且从旅游业的发展来看,以增长和利润为目的的创业者更能带动旅游目的地发展,因而,此类创客应成为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过程中优先引入的对象。


吴琳

吴琳,女,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曾任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单位)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旅融合、旅游规划与设计。 从业十年,一直致力于通过旅游规划的编制、旅游项目的推进,向政府和企业提供规划、营销、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规划范围包括: 文旅产业战略规划、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休闲农业、景区提升 (创A)等内容。主持或参与近百项旅游规划项目: 《京津冀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北京市延庆区“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甘肃省乡村旅游规划》《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甘肃省“马踏飞燕”大景区规划》《安徽省芜湖市方特主题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江西省都阳湖南矶湿地保护与旅游规划》《《河南省全景栾川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等。在《科学发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旅游学刊》等杂志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