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生意还是生活?——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感知研究
来源:赵焕焱
|
作者:吴琳
|
发布时间 :2023-08-16
|
2692 次浏览:
|
分享到:
4.2 建议
乡村民宿创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生意”和“生活”的不同追求会影响创业者们对创业绩效的感知。基于此,本研究建议:(1)对于试图进入乡村民宿产业的创客而言,在创业之初应首先慎重考虑自我真实的创业初心、评估自身的创业基础、明确自身的创业远景,避免冲动创业、盲目创业及创业过程中的“半途而废”;(2)对于已进入乡村民宿的创客而言,依据自组织理论,鼓励各地分散化的乡村民宿创客适时成立乡村民宿联盟,通过非价格竞争的合作联盟,加强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彼此影响各自的创业动机与行为,从而避免创业者因其个人特质而导致的创业过程中缺乏参与正式组织、缺乏教育培训和技能以及有限的创新策略等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创业绩效;(3)对于政府而言,基于我国乡村民宿创客中“生活方式型”创客占据主流,而“生活方式型”企业家虽然居住在旅游目的地,但他们并不想融入本地,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是“现代”的,而当地人是保守甚至“落后” 的,因此,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要积极建设民宿创客与村落共融发展的思想认知和创业环境,在促进民宿创客下乡、返乡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支持创业者,还应当支持当地的经济和社区发展,完善公共服务环境,让乡村民宿创客拥有美好生活的环境与条件,从而更好地提高民宿创客的生活满足感和满意度,确保其创业行为的可持续化;(4)对于行业组织而言,应有针对性地帮扶创客在“生意”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通过组织培训等活动对创客的创业价值观等给予指导,帮助其获得最好的创业满足感,从而真正地让创客梦想成真,促使其主动发挥他们在城乡要素流动中的纽带作用,使其人力资本在促进乡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化。
4.3 研究局限
本文从微观视角上对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及其创业绩效感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民宿创客在当前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乡村环境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创业者身份的变化、生存压力的增大和社区环境的改变,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是否存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话题;其次,中国情景下乡村民宿创客受到了“本地人-外地人”的二元情境影响,因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外地人”和“本地人”的户籍差异是否会导致民宿创客的创业行为差异也有待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旅游学刊》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