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智库联盟    酒店经理人培训    证书查询  
 
专家简介
吴琳:生意还是生活?——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感知研究
来源:赵焕焱 | 作者:吴琳 | 发布时间 :2023-08-16 | 2695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品赏析


生意还是生活?——乡村民宿创客的

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感知研究


(节选)



摘要

民宿作为一种乡村住宿新业态和乡村生活新方式,吸引着众多创客投资与经营。对于民宿这种既具“生意”又具“生活”属性的创业领域来说,创业之初不同的愿景(创业动机)使创业之后的满足感(创业绩效感知)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通过218位乡村民宿创客的一手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差异对比分析法,以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探查差异化创业动机与差别化创业绩效感知的关系。研究发现,乡村民宿创客关于“生意”与“生活”的不同追求对创业动机与绩效感知分化存在重要影响。根据差异化的创业动机可将乡村民宿创客划分为生活方式型、理想主义型和利润导向型3类,其中,生活方式型创客占比最大,利润导向型创客占比最小;不同创业动机的民宿创客在创业绩效感知上也存在明显差别,其中,生意和生活兼顾的理想主义型创客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满足感最强,而以生意为诉求的利润导向型创客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满足感最低。该研究本质是在拷问民宿创客对于“生意”与“生活”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他们的创业绩效感知、创业行为持续及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乡村生活的互动融合。该研究对村地区引入合适的创业群体,引导创业者树立正确的创业心态和创业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借鉴。


引言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有规划地开发特色民宿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乡村民宿作为一种利用乡村地区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代表着一种乡村住宿新业态和乡村生活新方式,成为众多下乡返乡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选择。民宿创客在乡村的创新与创业行动,不仅引领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而且对乡村的经济、就业和社区品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渠道,这种创业行为及创业经济的形成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伴随着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众多民宿创业人员面临着最初美好的创业愿景与真实的创业现状存在落差的窘境与困惑。由于创业动机将直接影响创业绩效及投资经营行为,所以当原本理想中的乡村创业面临困难,预期中的民宿生意也不火爆时,民宿创客出现了满意和失望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业感知反馈,并影响后续创业行为。因此,深入探讨创业动机差异性及其与创业绩效感知的关联性,对于引导民宿创业人员端正创业动机,树立良好的创业心态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关于民宿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消费者感知、民宿运营、社区关系、空间发展、规划设计等方面,宏观性研究居多,虽有学者探讨了移动互联背景下民宿创业者社会资本对民宿企业有显著促进作用及因乡村创业主体创业主动性较差而制约民宿向更高层次转型发展等问题,但基于微观视角针对民宿多元主体及其行为的研究终究较少。乡村旅游中创业者识别和创业行为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乡村民宿创客作为乡村经济带动者之一,亟须对他们的创业行为与企业家精神等进行研究。反观国际,除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之外,学者们多从流动的视角探讨创业人口的空间流动性特征、从创业动机的视角对创业者进行类型划分、从创业者特质的角度指出民宿创业的创客特征、从创业企业特征的视角提出企业对于增长和利润诉求的差异化表现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体系相对较为完善。

本研究从依托乡村民宿创客为研究对象的微观视角出发,借助Vlatka等“向下钻取”的研究模式,通过定量的方法探索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动机差异及这种差异与创业绩效感知间的关系,探究乡村民宿创客创业行为“价值取向”的本质。研究成果明确了中国情境中乡村民宿创客的差异化创客类型及其特征,希望有助于引导创业者认清自我并树立正确的创业心态和创业价值观,为政府部门引入适宜当地需求的乡村民宿创业者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结果

3.1 受访者人口学统计特征与创业特征

此次被调查的218位乡村民宿创客中,男女性别比例约为6:4,70后、80后是乡村民宿创业大军中的主力,占比超过80% 。创业者学历普遍较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 50.5%,这与Hornsby发现的过度知识会导致创业倾向及创业行为降低的结论并不吻合。民宿投资类型主要是个人独资(45.4%)与合伙人制(44.0%);投资资金来源中,个人积蓄投资占比32.6%,这一结果验证了Vlatka和Alison提出的生活方式型创业者大都使用自我储蓄,而非外来资金的判断。与许多创业者是以兼职创业作为其创业行为特征的研究结果不同,此次被调查的乡村民宿创客中,辞职创业者(57.8%)多于兼职创业者(42.2%),有70.6%乡村民宿创客自身具备较好的管理经验和商业运营经验,而且88. 1%的创客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乡村民宿创办的地点。从民宿创业公司资产规模来看,当前乡村民宿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100万~500万资产规模的民宿占比62.8%,乡村民宿创客倾向于雇佣本地村民作为员工,可见乡村民宿创客的创业行为能够有效带动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吴琳

吴琳,女,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曾任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单位)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旅融合、旅游规划与设计。 从业十年,一直致力于通过旅游规划的编制、旅游项目的推进,向政府和企业提供规划、营销、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规划范围包括: 文旅产业战略规划、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休闲农业、景区提升 (创A)等内容。主持或参与近百项旅游规划项目: 《京津冀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北京市延庆区“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甘肃省乡村旅游规划》《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甘肃省“马踏飞燕”大景区规划》《安徽省芜湖市方特主题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江西省都阳湖南矶湿地保护与旅游规划》《《河南省全景栾川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等。在《科学发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旅游学刊》等杂志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