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新办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摘要
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和实践俱佳的综合管理人才。本文通过广西师范大学新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契机,在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反思如何发挥地域优势及后发优势,在经验借鉴中创新探索,构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地方特色,适应行业需求的“基本技能+岗位技能+ 职业发展能力”的课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酒店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要求的日益规范,使得酒店产业对高素质酒店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也推动了酒店专业本科层次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将旅游管理升格为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并列的学科门类,酒店管理成为该门类下的三大本科专业之一。但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学科,我国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方式尚处在摸索阶段,输送人才与市场人才需求之 间存在明显矛盾。究其深层次原因,问题的根源在于专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教育的严重滞后。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获得,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便在于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上。
桂林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际旅游胜地,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风向标。然而,相对于桂林乃至广西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广西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发展严重滞后。截止到2016年,广西仅有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民办)3所高校拥有酒店管理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获得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资格并计划于2018年开始招生。基于此,作为新办专业,应该发挥地域优势及后发优势,在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构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地方特色、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评价
1.国外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其培养的酒店管理毕业生普遍任职于全球高星级酒店的高层管理职位,其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设计也一直为世界各地专业人士所推崇。
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将其开设的22门核心必修课程和101门选修课程,划分为9类不同类型的课程,每一类课程对应培养不同的工作能力:(1)操作实践类,主要涵盖酒店各个岗位的实训技能课程;(2)人力资源类;(3)财会类;(4)食品饮料管理类;(5)旅游战略及营销类;(6)设备管理、计划与设计类;(7)管理沟通类;(8)信息系统类;(9)法律类。同时,为了拓展思维,还要求学生选修校内非酒店管理学院的限定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上,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遵循由实操到理论、由基础到综合的整体原则,学制为三年半(7学期),开设有理论、实践和语言三大类课程。第一、二、三学期以酒店基础课程为主,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核心课程有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市场营销、餐饮烹任等,第四学期要求学生到酒店带薪实习半年,第五、六学期为管理类课程,如战略管理、宏微观经济学、国际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第七学期只开设少量提升课程,学年的最后由学生搭配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开展为期10周的学生商务项目,针对征集的管理和规划问题,完成相应的理念设计、营销与财务规划、事件策划等报告的撰写,最后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通过比较可知,两所大学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各具特色:康奈尔大学的课程设置更强调商务与酒店核心课程的融合,课程设置全覆盖酒店管理各环节,由学生自主选择方向进行深化,同时要求学生涉猎人文、社科、自然知识,注重拓宽专业视野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则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管理能力的提升,要求本科课程必须经历一个酒店服务基础,到管理能力课程,再到高级管理技能课程的进阶过程,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向管理能力培养的知识迁移。
2.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通过对国内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国内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三类:(1)课程设置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程为辅,更侧重于管理能力的综合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类以985、211等知名高校为主。(2)课程设置兼顾理论和实践,然而“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忽视酒店业的行业需求,课程特点不突出,与旅游管理的课程界限不清。这一类以省市级本科院校为主。(3)课程设置以实训课为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实训课基础上通过理论课程提升专业管理能力,课程体系主要参考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来设置。这一类高校以民办学校为主。
纵观国内高校开设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以下的一些不足:(1)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导致课程目标也很宽泛,甚至与酒店业的发展现实需求相脱离,学生眼高手低,行业认同感不强,毕业后或无法胜任酒店工作或不愿意留在酒店工作。(2)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没有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来针对性地开设课程。(3)课程建设重复且课程内容滞后,很多学校的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设置往往照搬或模拟其他院校,采用的专业教材内容滞后,没有反映酒店业的最新发展趋势。(4)实践类课程设置有待完善,且课程排列顺序、课时比例不合理。普遍存在理论课课程、课时偏多,而实践类课程、课时相对偏少。很多酒店管理专业本科院校由于实训条件的不足,把在学校应该学习的技能课或实训课放在最后一年的实习阶段,让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训,致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衔接上需要较长的实训时间适应,使得实习表现不佳,使得学生的行业认同感较低,毕业后留在酒店的就业意愿不强。
张燕
张燕,女,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系主任,MTA教育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酒店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广西哲社项目、区教改项目、旅游规划项目等纵横项科研项目,并先后在SSCI期刊和国内期刊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2020年入选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千教师培育计划:获得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广西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 二等奖(排名第一);广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广西师范大学第四届”教学新秀”;广西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广西师范大学第十届”十佳青年”;广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广西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等荣誉。
HOTEL THINK TANK
酒店智库
联系人:秘书处
版权所有:广西酒店管理学会、广西亚太酒店管理研究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教育路6号 电话:0771-5503760/5503769 邮箱:362032276@qq.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