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智库联盟    酒店经理人培训    证书查询  
 
专家简介
李光勤 | 城市规模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 ——来自CLDS2016的经验分析
来源:赵焕焱 | 作者:李光勤 | 发布时间 :2023-08-18 | 63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2. 城市规模影响初婚年龄的学历机制 

根据杨克文和李光勤的结论,学历越高的居民越可能被“剩下”。如果高学历遇到大城市会对初婚年龄产生怎样的影响?基于此,本部分重点考察城市规模是否通过高学历来影响个体的初婚年龄。具体的检验策略为式(1)中加入城市规模与样本受教育水平的交互项。由于我国的义务教育自1986年开始普及,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因此“80后”群体是受教育年限迅速增长的一代人,也是目前重点关注的“剩男剩女”群体,因此本部分仅对“80 后”的样本进行分析。第(1)列为“80 后”的总样本回归结果,第(2)列和第(3) 列分别为男女子样本回归结果。结果发现城市规模的估计系数均不显著,其值为负值;受教育水平的系数也不显著,其值也为负数;只有城市规模与受教育水平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 正。这说明城市规模与学历共同对初婚年龄起作用。其经济学含义为:当高学历遇到大城市,更可能被“剩下”,这就是大城市里的高学历“剩男剩女”较多的原因。分性别来看,大城市中高学历女性被剩下的可能性较男性更大。这一实证结果与假说3基本相符。城市中高学历的女性往往会受到更大的婚姻挤压,现有许多研究关注了高学历女性的婚恋难问题,研究表明大部分高学历女性具有婚恋意愿,但实现起来更加困难,高学历女性也并非不结婚,只是初婚年龄更晚。表7中男性系数 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过少,仅388个;也可能是因为男性在婚姻搜寻行为中更能根据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婚姻市场中可接受的范围更大。


图片


六、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城市大龄未婚居民群体不断壮大。婚恋不仅是居民的个人选择问题,同时也关系着人口结构的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本文基于CLDS2016的数据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居民初婚年龄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城市规模会对居民的初婚年龄产生正向影响,即城市规模每增加1%,初婚年龄增加0.635年,随着时代变迁这一影响程度逐渐加深,其中对男性初婚年龄的影响稳中略升,而对女性初婚年龄的影响则大幅增加;第二,房价是城市规模影响初婚年龄的一个重要机制,大城市的高房价对男性初婚年龄的推迟作用大于女性,对“80后”居民初婚年龄的影响比全样本更大;第三,大城市中的高学历居民初婚年龄更大且高学历女性较男性更容易被“剩下”。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了大城市中的高房价和高学历人群的集聚是城市规模影响居民初婚年龄的 重要机制。为了缓解大城市中适龄居民难找对象的问题,本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行保障性住房政策,将经济实力薄弱的适婚男女纳入保障范围,缓解其住房压力;二是做好对适龄居民的婚恋服务工作,定期举办相亲活动,针对高学历人群做出相应的改进安排,有效降低婚姻搜寻的难度;三是引导健康适宜的婚恋观念,提倡简约的婚姻支付行为和科学的家庭分工模式,提高居民对婚姻的预期收益。

文章来源:《人口学刊》2021年5月。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经李光勤教授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光勤

李光勤,男,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龙湖学者,浙江大学经济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学者。主持省部级项目以上项目多项。《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曾任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经济与产业管理。博士期间,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获得上海财经大学学术之星。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Chang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Business Strategyand the Environment》、《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公共管理学报》、《地理研究》、《旅游学刊》、《经济地理》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的《酒香真的不怕巷子深吗?一一基旅游学权威期刊、人大复印资料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被CSSCI、《旅游管理》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