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共治
红军长征线路几乎全线贯穿居民生活区,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建设与发展,采用“上下结合”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所覆盖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专业水平较低,参与治理的意愿较弱。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垂直的管理体系,设立权威部门、监督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委员会,构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对话渠道。其次,注重社区居民的定期培训,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保护意识,避免出现“低质权能陷阱”,提高公园内社区发展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再次,要侧重强调权力下放和利益主体的诉求表达,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权益诉求中心、居民与旅游者的投诉中心等机构。最后,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注重居民的情感需求和生产诉求,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
(2)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对于国家文化公园来说,保护、传承多元地域文化和尊重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是其需要最终实现的目标。良好的社会秩序能够保障个人、群体乃至地方、社会利益的实现, 进而形成文化共生、经济共生、社会共生的良性循环局面。这里的良好社会秩序,既包括良好的空间生产秩序,也包括良好的社会互动秩序。空间生产秩序侧重于经济层面,主要指市场运作秩序。政府首先可以通过特许商业经营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引入科技、创意元素适当地发展旅游业,推动公共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相互补充。但同时政府应控制资本力量,促使资本力量有机融合利用文化、旅游等生产要素,均匀分配经济利益,避免出现单一资本垄断、独享经济红利现象。其次,政府要巧妙利用资本力量来鼓动居民参与生产,比如开发“红+绿+古+农”多元文化旅游景区,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使居民与资本经济红利共享,促进乡村振兴。良好的社会互动秩序也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空间的基本要求,包括旅游者旅游行为秩序和旅游者与居民的互动秩序两方面。在旅游行为秩序方面,由于文化遗产的脆弱性, 旅游者的首要责任是保护长征文化遗产,做到文明出行。政府要大力宣传文明出行,加强旅游者文明出行的自我意识。同时,各级政府要构建旅游行为监督机制,成立游客不文明行为投诉中心,做好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监督工作,保护好长征文化遗产,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可持续发展。在旅游者与居民互动秩序方面,居民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地缘意义上的主人会怀着文化自豪感,友善地接待旅游者。但随着外来旅游者不断到来,居民的空间权益开始受到威胁。比如,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游客凝视,部分居民会产生一种被“监视”的抵触心理。因此,旅游者必须尊重居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得侵犯居民的权益。此外,政府在规划建设时要权衡居民的生活权益,可采用“前后台”的模式,划分文化旅游和居民生活的界限,做到既保护、传承长征文化也保留了居民真实的生活场域,形成社会共生的良好局面。
5 结语
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与实践,它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人文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分析长征文旅空间生产过程与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现象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长征文旅空间的重构,寻求长征文化在现代场域中的适宜生存空间,探索我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的理想路径与模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国国家文化象征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建设发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征文化遗产传承及保护的问题将引发更多的思考。从长征文旅空间生产来看,政府与规划者通过保护修缮长征革命遗址、历史建筑、纪念设施等项目构建物质空间,并使原有空间形态、环境及其属性发生了变化。同时,政府与规划者在物质空间基础上注入长征文化,通过空间表征来建构文化空间,而旅游者的地方建构与居民的认同及抵抗共同构成了社会空间。这三者共同推动了长征文旅空间的生产。空间属性的改变促使空间功能发生重置,间接导致空间生产结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政府与规划者逐渐取代了居民的空间生产主导地位。另外,资本和旅游者的介入虽然带动了地区经济增长,但也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政府与规划者应将政治生产、资本增殖、情感体验三种重构逻辑贯穿于长征文旅空间的重构过程中,采取加强文化符号构建、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强化复合功能发展、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建立良好的社会互动秩序等策略,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旅游论坛》2021年11月第14卷第6期
张燕
张燕,女,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系主任,MTA教育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酒店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广西哲社项目、区教改项目、旅游规划项目等纵横项科研项目,并先后在SSCI期刊和国内期刊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2020年入选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千教师培育计划:获得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广西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 二等奖(排名第一);广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广西师范大学第四届”教学新秀”;广西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广西师范大学第十届”十佳青年”;广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广西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等荣誉。
HOTEL THINK TANK
酒店智库
联系人:秘书处
版权所有:广西酒店管理学会、广西亚太酒店管理研究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教育路6号 电话:0771-5503760/5503769 邮箱:362032276@qq.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