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智库联盟    酒店经理人培训    证书查询  
 

政策法规


关于加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6-01-21 | 6925 次浏览: | 分享到:


——完善现代企业智库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突出重点产业中的核心企业智库建设,围绕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方向、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支持民营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智库或参与智库的建设。

——引导社会智库有序发展。发挥广西社科联对社会智库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作用。探索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加大政府向社会智库购买服务的力度,营造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简化社会智库注册登记手续,拓宽社会智库建言献策渠道,加大财政、税收、人才等推动社会智库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咨询服务市场,完善社会智库产品供给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智库行业行为规范和自律规章制度,确保社会智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四个服务平台”,即需求库、信息库、专家库、成果库。

——需求库反映广西决策咨询研究需求及中长期发展研究计划,为相关智库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活动提供方向性指引。由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汇总各单位上报的研究需求或建议课题提供给智库联盟,智库联盟拟定决策咨询研究计划及重点课题,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统筹研究后对外发布。

——信息库汇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各区域、各行业相关信息,为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活动提供信息支持。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组织,相关技术部门负责具体运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广西特色新型智库信息共享平台,供相关智库研究机构查询使用。

——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与我区高端人才库双向对接,综合反映各领域专家学者基本信息,由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统筹组织管理,整合专家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库在重大决策咨询中的重要作用。

——成果库持续跟踪反映广西决策咨询研究项目推进情况,集中汇总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负责日常管理,依据成果所属领域、重要程度、涉密情况等因素,分送相关领导或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必要时对外发布。

四、加大新型智库创新建设支持力度

整合全区智库资源。由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根据各类智库特色和优势,对全区决策咨询课题研究、资金使用、人才培养交流、重大问题联合攻关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全区重点智库做大做强,提高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应用和影响力。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加大智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改善专业智库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自治区财政设立新型智库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新型智库服务平台打造、特色基地建设、重大专题研究、品牌培育、出国交流等方面,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区直各单位,各市、县(市、区)要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智库发展的财政政策,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落实公益捐赠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智库建设。探索企业通过建立专项基金或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基金的形式支持智库发展。

创新智库经费管理。尊重智库运行规律和智库研究规律,研究制定符合财政规范管理要求与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有利于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制度。对智库研究经费实行预算与结算单项管理,规范直接费用支出管理,合规合理使用间接费用,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重视智库科研的智力投入成本,设立智力报偿科目,充分体现决策咨询的智力投入价值。

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广西特色新型智库人才培养规划,培养壮大智库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和引进智库建设领军人物。实施“6511专家工程”,即力争在3-5年内,建成6家智库人才小高地,培养造就50名左右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智库专家,100名左右在区内具有影响力的智库专家,100名左右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学科型带头人。

建立健全智库“旋转门”机制,促进智库与企业、党政机关间的人才流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智库人才到党政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任职并从事智库工作的,聘任机关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可采取聘任制公务员的方式聘任,并签定聘任合同,明确工作任务和聘任期限,聘任合同期满后解除聘任合同;党政机关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单位党组(党委)同意,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任职并从事智库工作的,在1年内可以保留公务员或参公人员身份,工作期1年内再回到原单位,可按原级别另行安排工作。

建立健全智库专业技术人才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将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实际采纳并产生积极效果的决策咨询成果作为职称评审中的重要业绩成果予以体现。

培育广西特色专业智库。结合广西区位优势、地域特色及发展需要,在“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民族研究、扶贫开发及生态环保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专业智库。重点巩固提升广西对东盟战略研究的特色核心智库建设,支持自治区党校“一带一路”研究院和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国(广西)东南亚研究所在战略合作、公共外交与智库网络等方面的功能建设,加强广西社科联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建设,强化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自治区民委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建设。扶持各类新兴战略性专业智库的发展。力争建成3-5家在西南或西部地区走在前列的特色智库,1-2家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端智库,1-2家在东南亚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智库。

智库建设
文化旅游
康养旅居
智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