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安全对旅游者的决策有巨大影响,旅游危机影响的关键是影响到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安全感知”,在旅游者风险决策模型下,改变了大部分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导致目的地游客量陡降,进而使旅游经济陷入困境。从旅游者环境感知、风险决策模型与危机影响的关系可以看出,危机管理的关键是提高危机处理能力,重建旅游目的地形象,改变旅游者“不安全”的环境感知,恢复旅游者信心,进而改变旅游 者的风险决策结果,吸引旅游者回到该目的地旅游,从而带动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四 旅游危机管理模型
鉴于旅游危机对旅游业的巨大危害,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消除或减少旅游危机的消极影响,以利于旅游者形成安全的目的地感知,促进危机发生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所谓旅游危机管理,是旅游地对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或消除措施,以及在危险发生后采取弥补措施的科学管理方法。旅游危机发生一般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期。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危机管理战略。危机的发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危机管理的主体应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国家和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其它相关部门,如民航、卫生、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旅游行业组织;相关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加强旅游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构建旅游危机管理系统,统一协调行动。危机管理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是信息反馈与指导实施的关系;与中枢决策机构之间是情况汇报与决策保障的关系。中枢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舆论引导(图3)。
1.危机潜伏期管理
在危机潜伏期,危机管理机构启动危机信息与预警系统,实施危机监测和危机预警,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降低危机爆发的风险。危机信息与预警系统负责信息收集与分析,危机迹象的识别与评价,做好危机的预测、预报和预控。危机预控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基础设施准备,以及危机处理准备,建立危机紧急状态预案。为了应付危机期间的紧急救助活动以及危机后为重振旅游经济而进行的额外的促销、沟通活动,旅游企业要设立旅游危机基金。在此阶段,还要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提高公众应付旅游危机的心理免疫力。
2.危机爆发期管理
在旅游危机爆发后,应启动危机决策与行动系统,实施危机紧急状态预案,对危机进行千预,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是危机管理的关键阶段。危机发生后,要采取果断而必要的措施制止危机,旅游部门要从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保险、救护、危机控制等方面制定旅游行业安全保障措施(图4),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制止危机,确保旅游者的安全。
危机爆发后,做到信息透明,根据危机涉及的范围、严重程度等,由不同等级主体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公众公布事态,并加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防止谣言的散布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发布要客观、准确、诚实、透明。旅游部门要实施危机公关,表现出对旅游危机的快速、果断的反应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维护旅游地的良好形象,赢得危机处理胜利的同时,赢得旅游者的信心。旅游企业要调整经营策略,努力降低营运成本,互助合作,共同促销。并利用危机期的淡季加强培训,提高员工 素质,加快企业硬软件的更新改造,以崭新的面貌迎 接危机后旅游业的全面恢复。
3.危机恢复期管理
危机过后,危机管理机构启动危机反馈与评估系 统,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旅游危机影响、损失等进行评估。对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机制等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危机预防、危机处理等方面的不足和漏洞,从组织上和功能上完善危机管理系统,总结危机管理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并分析原因,为进入下一轮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
危机后,要尽快恢复社会秩序,使旅游经营走上正轨。从危机影响机制和旅游者风险决策模型可知,这一阶段重中之重是从多渠道加大宣传促销,突出危机管理的效果,强调目的地的安全性,改变旅游者“不安全”的目的地心理认知,并向旅游者提供优惠措施,保证到访旅游者满意,恢复旅游者的信心,重塑旅游地的形象。
结语
加强旅游危机的研究,通过危机管理减少危机给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损失,对促进危机发生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以往的研究是个案的、零碎的,对旅游危机和危机管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旅游危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旅游危机的类型及影响机制,创建出旅游者风险决策模型和旅游危机管理模型。期望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旅游危机事件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当然,关于旅游危机的研究还只是个开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和危机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危机管理模型还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文章来源:《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8卷第1期
侯国林
侯国林,男,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产业发展,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二十多项,主持或参与完成政府委托旅游规划、策划项目七十多项。先后在《新华文摘》、《地理研究》、《南开管理评论》、《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城市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研究》、《地理》 (人大复印资料)、《江苏商论》、《Ecological Indicators》等杂志发表论文近五十篇。获得2009年度江苏省地理学会“第二届江苏青年地理科技奖”、2010年度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度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二等奖、2018年度“中设杯”江苏农村公路创意设计大赛学生组和公众组铜奖、2019年度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度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
HOTEL THINK TANK
酒店智库
联系人:秘书处
版权所有:广西酒店管理学会、广西亚太酒店管理研究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教育路6号 电话:0771-5503760/5503769 邮箱:362032276@qq.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