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网络密度和中心性分析来看,2007-2017年间经济带整体网络密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节点连线数目不断增长,网络连通能力日趋增强,表明经济带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发育程度不断提升。网络中各节点城市的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增长,广州和南宁等核心节点的中间中心度大幅下降,而佛山、柳州、贵港、来宾、百色等节点小幅上升,表明随着经济带发展建设的推进,经济带旅游经济联系网络更加通畅,整体朝着均衡方向发展。虽然广州仍居核心主导地位,不过以广州“一城独大”的发展格局有所削弱,发展前景较好。
(4)从核心-边缘模型来看,经济带旅游经济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广州和南宁作为省会城市具有成为核心节点的绝对优势,经济溢出效应明显,百色、崇左、云浮等边缘城市没有充分释放出旅游潜力。2007-2012年时核心区只有广州、南宁和佛山3个成员城市,2017年时增加到广州、肇庆、南宁、柳州、来宾5个城市。表明随着时间演变,核心区对边缘区的辐射效应逐渐增强,经济带旅游经济网络呈现多中心发展趋势,旅游经济网络从单纯依靠一个中心城市转变为依靠多个中心城市为中介进行联系。
(5)从QAP分析结果来看,地理空间距离、旅游流、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区域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六个因素与经济带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密切相关,其中,地理空间距离与区域旅游经济网络是负相关,其他因素与旅游经济网络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六个因素可以解释经济带旅游经济网络形成和演变的58.3%。
4.2 建议
(1)加强联系,优化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经济带跨越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和资源富集的广西地区,广州、佛山和肇庆等市经济基础好、旅游需求大,南宁、柳州、崇左和百色等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供给不足,未来要加强跨省域的旅游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化经济带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协调东西差异。例如:充分发挥“两核”——广州和南宁对经济带主干轴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以珠西流域为纽带将主干流区域内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梧州、贵港、南宁等7市串联起来,加深经济带主干轴城市在游客互送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增强南宁、柳州、来宾等次级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它们具有较高的中心度水平,已成为经济带旅游经济网络的次核心节点,重点培育使之成为经济带内旅游发展的“中介”和“桥梁”,促进经济带东西部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
(2)抓住机遇,推进流域旅游一体化。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先后出台,珠西流域旅游一体化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经济带作为面向港澳和东盟合作开放的前沿地带,要抓住机会深化合作,积极对接重大项目建设,以实现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例如: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思考旅游业的经济叠加效应,打破行政壁垒的限制,借助经济带发展建设之势,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将广东城市向西连接,通过政策性措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跨省区间的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遵循“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原则,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合力打造旅游项目,在旅游宣传营销和旅游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两广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助推流域一体化进程。
(3)夯实基础,提高整体旅游竞争力。便捷的旅游交通、优质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资源禀赋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区域经济基础和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旅游经济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只有夯实这些基础,提高整体旅游竞争力,经济带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因此,经济带一方面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流空间集散,构建优质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合理开发和配置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吸引力,形成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市场协作的良好合作局面;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深化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在经贸、金融、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同时也要发挥经济带通道和纽带作用,强化产业合作对接,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本文能够拓展国内旅游经济网络研究内容,弥补旅游经济网络影响因素定量研究的不足,同时为优化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实现旅游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仅考虑到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主要城市,而这些城市与规划延伸区其他城市旅游经济联系也比较密切,但受数据资料限制,未能将这些城市纳入研究范围,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完善;社会网络理论博大精深,本文仅选取一些常见指标远远不够,所以如何改进研究方法拓展旅游经济网络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探索。
文章来源:《旅游论坛》2020年1月第13卷第1期
汤绍玲
汤绍玲,女,副研究馆员,毕业于日本滋贺县立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博士后。日本民俗学会会员、京都民俗学会会员。研究方向 (历史民俗学领域) : 村落节日、村落历史、村落民俗志、乡村博物馆建设、乡村振兴等。在日研究课题为《家庭式孟兰盆节与村落式孟兰盆节的民俗学研究》,已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14篇,其中独著12篇,独译1篇,第2作1篇。曾连续5年参与日本白谷村落博物馆建设工作。担任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白山村 (贫困村) 村史馆策展人,执笔《白山村村史展览大纲》、并完成展品征集及村史陈列展览等相关工作,2019年10月白山村村史馆正式开展。国际上获得2010年日本琵琶湖奖学金(省级)、2011年日本米山 Rotary 奖学金 (国家级) 等荣誉; 2020年执笔《村落文化倾听者一白山村村史馆 (贫困村) 建设经验之感悟》、获广西文化和旅游厅“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主题征文二等奖 (厅级);2021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先进模范”荣誉称号。
HOTEL THINK TANK
酒店智库
联系人:秘书处
版权所有:广西酒店管理学会、广西亚太酒店管理研究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教育路6号 电话:0771-5503760/5503769 邮箱:362032276@qq.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