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智库联盟    酒店经理人培训    证书查询  
 
专家简介
侯国林: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来源:赵焕焱 | 作者:侯国林 | 发布时间 :2023-08-09 | 424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空间格局上看,旅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力量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大洋洲、东亚等经济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其中许多欧洲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合作网络。研究人员之间核心—边缘型社会网络结构已初步形成,分别以Richard S.J.Tol、Stefan G6ssling和Daniel Scott为首的三个研究团队处在网络的核心位置,体现了他们在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领袖地位。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涉及的学术刊物众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但占主体的为非旅游类杂志,体现了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涉及学科的多样性。当前,大部分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机构之间已出现少量的合作关系,但成规模的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瑞典兰德大学、爱尔兰经济及社会研究所、德国汉堡大学等是该领域影响力较为显著的研究机构。

在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我国研究力量较强,并已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研究主题较为单一,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不足,缺乏结合案例地的深入研究,相关成果的影响力不强,研究人员与研究成果未能在本领域知识进化、知识网络构建中产生应有的作用。通过对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前沿与引证景观的分析,为人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在未来的研究中,要紧扣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前沿演变的趋势,以旅游业碳排放核算为依据,以旅游与气候变化互动关系研究为基础,深入研究旅游业碳排放机理与减排增汇途径,开展多维综合研究,为碳排放治理、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要加强理论与方法创新,结合典型案例地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使之成为本领域研究的重要知识基础与知识网络进化的重要节点。

(3)鼓励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协同创新,构建我国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团队,充分发挥学术研究的团队效应,提高本领域研究的综合水平与影响力。

(4)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本领域的国际会议,尤其要加强与本领域核心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学者的知名度与话语权,共同推进本领域的学术进步 。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2015年5月第35卷第9期



侯国林

侯国林,男,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产业发展,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二十多项,主持或参与完成政府委托旅游规划、策划项目七十多项。先后在《新华文摘》、《地理研究》、《南开管理评论》、《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城市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研究》、《地理》 (人大复印资料)、《江苏商论》、《Ecological Indicators》等杂志发表论文近五十篇。获得2009年度江苏省地理学会“第二届江苏青年地理科技奖”、2010年度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度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二等奖、2018年度“中设杯”江苏农村公路创意设计大赛学生组和公众组铜奖、2019年度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度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